三尺雨 发表于 2006-12-5 07:36

专家建议不再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

<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3399 size=5>易被误读? </FONT></STRONG></P><br><P><BR><IMG src="/attachments/Upfiles/200612573551868.jpg"><BR><BR>11月18日,主题为“九龙舞椰城、万民同欢乐”的巡游活动在海口市举行。此活动是2006(第七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巡游活动从椰树门开始,途径四条繁华街道,到达万绿园,全程4.3公里,一路上九条颜色各异的巨龙欢腾,鲜花、面具、秧歌、腰鼓等48个方阵巡游,给市民和游客带来阵阵欢声笑语。 中新社发 善平 摄</P><br><P align=left><FONT size=3></FONT></P><br><P>  中新网12月4日电 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P><br><P>  据新闻晨报报道,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然而,“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P><br><P>  考虑到包括“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吴友富建议,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可以在空间上分块,在时间上分段。在顾及历史因素的同时,考虑当代的时代特色,考虑到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与特征。此外,还要有所考虑到民族、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等因素。</P><br><P>  吴友富指出,西方世界对东方佛教和儒家文化是心存偏见的。而其实中国的儒释道三家,追求的是修身养性,倡导的是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因此,在重塑和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时,应该非常重视和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重塑出能够真正代表当今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P><br><P>  就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实现途径,吴友富表示,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类似“龙凤呈祥”、《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中国历史上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来形象化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P><br><P>  据悉,这个课题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国国家新的形象标志,很有可能将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宋杰 缪迅) </P><br><P><BR>&nbsp;</P>

兴安北极熊 发表于 2006-12-5 07:42

等待新的形象诞生。

独钓寒江雪 发表于 2006-12-5 16:00

<P>如果有更符合中国的形象标志当然更好,</P><P><STRONG><FONT color=#ff0000>不接受所谓的"专家建议"</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f0000>更不能在这一问题上看老外脸色</FONT></STRONG></P>

侯哥 发表于 2006-12-6 14:04

原文由 妫水人 发表: <br><P>&nbsp;</P><P><FONT face=华文行楷 size=6>&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什么狗屁专家,纯粹胡说八道,是否让我们中国用“蜗牛”作形象就趁了这些人的心思了?</FONT></P><FONT size=5>徒劳,</FONT><FONT size=2>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FON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建议不再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