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 发表于 2009-1-15 08:18

北京泳友没见过老子的进来看看老子的照片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 河南鹿邑太清人,汉族人。有人说又称老聃。

[ 本帖最后由 恐龙 于 2009-1-15 08:27 编辑 ]

海螺号 发表于 2009-1-15 09:13

原帖由 恐龙 于 2009-1-15 08:18 发表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25512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 河南鹿邑太清人,汉族人。
身高? 体重? 学历?政治面目?参加何种社会团体?

老夫子_ 发表于 2009-1-15 09:22

回复 1# 恐龙 的帖子

恐龙 还搞这种幽默啊

嘿嘿

水蜜桃 发表于 2009-1-15 13:51

开始我都不敢看,看标题像是骂人呢,原来如此:lol :lol :lol

潘冬子 发表于 2009-1-15 15:05

原帖由 恐龙 于 2009-1-15 08:18 发表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25512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 河南鹿邑太清人,汉族人。有人说又称老聃。
你是老子的粉丝吗?知道老子爱吃什么,一天喝几口水,撒几泊尿,睡几小时觉等等...........?:( :o

钢铁战士 发表于 2009-1-15 15:11

标题太.....了,但是想想楼主为人不至于如此无聊,楼主周围的人一定笑口常开吧

海螺号 发表于 2009-1-15 15:28

原帖由 钢铁战士 于 2009-1-15 15:11 发表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标题太.....了,但是想想楼主为人不至于如此无聊,楼主周围的人一定笑口常开吧
虽然是那老子说事,玩儿的却是孙子(读轻声)兵法。

那仁朝克图 发表于 2009-1-15 20:02

。 http://bbs.china-ws.org/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bbs.china-ws.org/attachment.php?aid=25811&k=6d6416dd0b17ee9ba92ba1e61d2164c7&t=1232020766&noupdate=yes
还是海螺号厉害!

水蜜桃 发表于 2009-1-15 20:29

海螺号是幽默大师呀:lol

千秋家国梦 发表于 2009-1-15 22:58

“老子”竟然有130岁左右?!
看来“老子”也喜欢冬泳,所以才如此长寿~~`:lol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32bb9c8b4cc91acffc1f1051.jpg

四元柱 发表于 2009-1-16 07:06

乐山大佛的哥哥 发表于 2009-1-16 07:37

老子来看一下

恐龙 发表于 2009-1-16 16:15

原帖由 潘冬子 于 2009-1-15 15:05 发表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老子的粉丝。知道老子爱吃什么,一天喝几口水,撒几泊尿,谁几小时的觉等等..
潘版好棒啊!

天地--沙鸥 发表于 2009-1-16 22:26

恐龙成名人了还忽悠啊?哈哈...

单车行者 发表于 2009-1-17 08:19

楼主及各网友都是强者,让老夫折服。其实楼主的标题要不使大家误会,只要将老子二字用“”括起来就行了。

江南宜春冬泳 发表于 2009-1-17 10:09

原帖由 单车行者 于 2009-1-17 08:19 发表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及各网友都是强者,让老夫折服。其实楼主的标题要不使大家误会,只要将老子二字用“”括起来就行了。
恐龙就是特意要这种效果,出奇招、“损招”制胜,哈哈

扑克牌老K 发表于 2009-1-19 17:27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爵士乐 发表于 2009-1-19 21:43

回复 1# 恐龙 的帖子

呵呵呵一不留神上了坏当的蛋啦:lol

海螺号 发表于 2009-1-20 08:49

原帖由 爵士乐 于 2009-1-19 21:43 发表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呵一不留神上了坏当的蛋啦:lol 记住这个教训吧。

扑克牌老K 发表于 2009-1-21 16:34

把孙子抱来看看

只有老子没有孙子还不完整,把孙子也整一整让大家也开开眼.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泳友没见过老子的进来看看老子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