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100岁恩人当面说声谢(转)
○○记者李书厚晚报讯今年已79岁的陈武老先生,千里迢迢从北京坐飞机来柳州,只为了完成一个心愿 :向儿子40多年前的救命恩人,今年刚好100岁的杨希谋老人当面说声谢谢。昨天上午,随着两位老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搁置在陈武心头40多年的心愿总算实现了。
陈武说,他是北京人。1969年12月,因战备需要,他就职的化学工业部门被搬迁到桂林。时年36岁的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子来到桂林,住在当时的桂林医专(现为桂林医学院)校内。1970年5月的一天,他大儿子不慎溺水,恰好被在桂林医专当教授的杨希谋及时发现。
“他没有脱衣服,连手腕上的表都没有摘,就跳下鱼塘 !”陈武说,杨希谋将他儿子救起后,还利用自身的医学知识对其儿子做人工呼吸,挽救了儿子一命。同样让他感动的是,杨希谋对救人一事一直没有宣扬,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因此,陈武说 :“杨希 谋的医德和他的医术一样高。”陈武说,当得知儿子的救命恩人后,他曾多次想当面向恩人说声谢谢,但受年代约束,当年他和杨希谋作为知识分子都被划为单位的批判对象,根本不允许他去找杨希谋,更不要说当面道谢了。直到1979年6月,他举家搬回北京,都没有来得及当面向恩人说声谢谢。不过,这个想法却一直在他内心涌动。
回到北京后,尽管他与恩人有过书信来往,但要当面向恩人道谢的念头却一直没有减弱,反而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得愈加强烈。可苦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实现,这也成了他的一个心结。
不久前,当他得知前年到柳州随女儿生活的恩人就要过百岁寿诞了,陈武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躁动。我明年就80岁了,如果还不趁这机会去拜望恩人,今后就更难了。”为了此生不留遗憾,陈武决定到柳州当面感谢恩人,6日下午从北京坐飞机来到柳州。
陈武说,他此行除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外,还肩负着爱人和儿子的嘱托。因为他爱人原本也要来的,可由于腰部有伤才未能成行 ;而他儿子远在新西兰,也在他出发前打来电话再三嘱咐一定要好好感谢救命恩人。
“都说好人一生平安,杨伯伯就是这么一个好人,所以才会这么健康长寿。”陈武高兴地说。
昨天下午4点,陈武又急匆匆坐上了返回北京的飞机。尽管在柳州的时间不到24小时,但他已经满足了。
转瞬四十载
恩情永不忘
美德映日月
华夏好榜样 知恩必报,光照日月!岁月抹不去感恩的记忆!好人必当有好报!祝好人一生平安! 俩位老人的美德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祝俩位老人健康长寿!
弹指一挥间,
恩情印心田。
时逾四十载,
报恩佳话传。
首席顾问白冰 发表于 2012-12-8 16: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转瞬四十载
恩情永不忘
美德映日月
谢谢白冰老师的赞誉。
深情感人!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秦剑 发表于 2012-12-13 07: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知恩图报
中华美德
:victory::victory::victory: 知恩图报
中华美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