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4-10-12 16:34

鄂伦春观光小记

本帖最后由 冰雪乐人 于 2014-10-12 21:38 编辑


    国庆节后,我到位于哈尔滨北部的,黑龙江和内蒙古交界处的鄂伦春自治县政府所在地---阿里河镇出差了二天,那里民风纯朴,环境整洁,高楼不多,车辆很少,虽然没有见到穿上民族服装的鄂伦春族人,但每年的六月间,那里会有一个名叫篝火节的民族大团聚,全世界的鄂族人都要来此地相会,那场面是相当的壮观热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就是鄂族人。    返程时,我特抽时间去参观了一下车站附近刚建馆四个多月的鄂伦春民族博物馆,了解了一下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的历史,本来人家是不让拍摄照片的,我就说我是冬泳人,可能是冬泳人的精神感动人家,管理人员特让一个小姑娘陪我绕馆一圈儿并特许我拍摄了几张手机照,也算留下点纪念吧。    下面请大家看一下基本介绍和手机照。
    有人把鄂伦春人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确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早年,他们居无定所,过着游猎生活。解放前,私有制虽然确立,但鄂伦春族还保留着原始公社的残余。鄂伦春的民族公社叫“穆昆”,是同一父系血统人民的共同体。“穆昆”是鄂伦春语,即“兄弟们”或“同姓人”的意思。“穆昆”有各个“乌力楞”组成,“乌力楞”是鄂伦春语,即“子孙们”的意思,指同一父系所传的 子孙。一个“乌力楞”就是一个父系家族,由几个或几十个“斜仁柱”组成。“斜仁柱”,类似美洲印地安人的庐帐住所,是非常适合游猎生活的居住之所。它用松木或桦木做支架,盖上桦树皮,冬季用兽皮围盖,底部直径约七八米,高五六米,地中间生篝火,可做饭,取暖和照明。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鄂伦春人的生活,在依山傍河的地方为他们建造新居,把他们从散居的山里请下来。1953年,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结束了原始社会生活。鄂伦春族是我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http://p5.qhimg.com/dr/200_200_/t010ff85f2e82233574.jpg鄂伦春
    黑河市瑷珲区新生乡坐落在美丽的剌尔滨河畔,这里是鄂伦春族聚居地。特有的民族习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到这里来参观、考察、探秘、采风的人络绎不绝。近年来,乡、区、市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鄂伦春民族旅游,省市旅游部门也将新生鄂伦春民族乡确定为民俗风情游的重点线路。    到新生乡去旅游,要经过90公里山路。沿途经振边酒厂、卧牛湖风景名胜区,跨越法别拉河时,可见采金船采金场面。春看达子香花红胜烈火,夏观绿色林海浩瀚无边,秋望漫山遍野红叶凝丹,冬赏白雪皑皑纯净天地。路边有无尽的白桦林,四季风景处处展现美丽的画卷。山道弯弯,一会儿下坡,一会儿上岗,非常有趣。    2 现在信息
    伴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在鄂伦春猎民的家里已难寻觅那独具的习俗,家家都是彩电、洗衣机、音响等电器以及衣柜、沙发等家具摆满屋子,有的家庭也已装上电话,和汉族家庭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如果逢上喜庆日子,他们会从箱子或衣柜里翻出民族服装穿上,你可一睹民族服饰的风采。    在鄂伦春人的家。游人可以看到典型的民族服饰。大衣叫“苏恩”,是冬天穿的皮袍,用狍皮 精心缝制,狍皮为面、毛为里,穿起来非常暖和。皮靴叫“其克密”,是用16只狍腿的皮拼制成的短靴,以野猪皮或熊皮做底,以狍筋代线缝制。在雪地上穿着适用,轻便保暖。“灭塔哈”,是用狍头做的皮帽。用白桦树皮制作的器皿,有桦皮篓、桦皮盒,做工精巧,上面用彩色丝线刺上美丽的图案,是民族工艺。鄂伦春族菜肴风味独特。主要有“库明拉”(晒肉干)、糖拌“吉厄特”(都柿)、狍肉炒“昆比好哇”(柳蒿芽)、野猪肉炖“抗骨拉奴哇”(老山芹)、狍肉炒“给老搔”(黄花菜)、还能吃到“依恩”(猴头蘑)、“莫锅”(木耳)、“豆嫩阿特”(桦树蘑)、吃红鳞、金线、柳根池等冷水鱼,喝“吉厄特啊拉嘿”(都柿酒)。    石头人风景区距离乡政府10公里。它依山傍水,剌尔滨河从这里流过,风光非常优美。夏季可顺河漂流,冬季可赶马爬犁。石头人度假村以“乌力楞”为单位,建设民族部落,以“塔路”、“铁克沙”、“迈罕”、“雅塔安嘎”四种“斜仁柱”为主要形式。“塔路”是用没有加工过的桦树皮苫盖在“斜仁柱”骨架上,然后用绳索捆牢。“铁克沙”是将桦树皮加工成很薄的一层,在锅里蒸煮晾干后,缝合起来,覆盖在“斜仁柱”的骨架上。较之“塔路”,用“铁克沙”覆盖的“斜仁柱”内光线好,缺点是怕冰雹。“迈罕”是用三幅白布接成长方形的布蓬,搭在两根竖起的木杆和一根横着的木杆上,然后四角插上细木杆,将布蓬上的绳套套在杆上,“迈罕”就搭成了。“迈罕”是出猎时的临时住所。“雅塔安嘎”又叫“恩克那力新哈汉”,与“斜仁柱”形状一样,是妇女分娩用的产房。    游人看到的这些既能观赏又能让有能让友人居住的小木屋,叫“奥伦”,进去看一看还是很有意思的。这棵高大挺拔的落叶松,距地面两米左右高的树干被砍去树皮,在上面画一个脸形,用红布遮盖,这就是鄂伦春人崇拜的山神“白那恰”。新生乡政府还准备选一处树林较密的地方,建一处风葬点,显示树杈卡、吊棺、横担担棺等几种不同的风葬(也称树葬)葬式,使游人了解鄂伦春人从前的丧葬习俗。  新生乡鄂伦春民族风情游,是独具魅力的旅游线路,热情、豪爽、淳朴的鄂伦春人用“赞达仁”(山歌)欢迎你,用“阿拉嘿”(舞蹈)欢迎你。


IMG_20141009_162811.jpg (81.51 KB, 下载次数: 0)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750a9qh8xasz8222phx.jpgIMG_20141009_161253.jpg (31.54 KB, 下载次数: 0)
老鄂族人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7427crg2qqqctywnqtz.jpgIMG_20141009_161220.jpg (30.67 KB, 下载次数: 0)
桦树皮做的盒子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730wbs80kbk8220rb8b.jpgIMG_20141009_161212.jpg (32.35 KB, 下载次数: 0)
用桦树皮在编织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717sj94uo5smw74jmmp.jpgIMG_20141009_161130.jpg (38.86 KB, 下载次数: 0)
野外的账蓬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705tive9okme661isaz.jpgIMG_20141009_161114.jpg (49.1 KB, 下载次数: 0)
森林中的生活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651h9o0k0pworwhu40w.jpgIMG_20141009_161103.jpg (29.67 KB, 下载次数: 0)
日用工艺品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636haoahjohiq67ouaz.jpgIMG_20141009_161048.jpg (27.24 KB, 下载次数: 0)
节日服装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6246nrkjy7zy2arrp78.jpgIMG_20141009_161013.jpg (28.96 KB, 下载次数: 0)
工艺品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611i6y6f62zyo5ffigf.jpgIMG_20141009_160959.jpg (25.78 KB, 下载次数: 0)
民族服装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5594133jrcw7a1zywwt.jpgIMG_20141009_160944.jpg (42.92 KB, 下载次数: 0)
娘俩儿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546565c5g0f76sbbjpj.jpgIMG_20141009_160909.jpg (25.18 KB, 下载次数: 0)
打猎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5326wgwbzaturbk7zqw.jpgIMG_20141009_160905.jpg (33.84 KB, 下载次数: 0)
女猎人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521jjh2qmqpxx77m10x.jpgIMG_20141009_160846.jpg (57.06 KB, 下载次数: 0)
森林中的野兽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508o7ozj70770z0eeje.jpgIMG_20141009_160828.jpg (38.56 KB, 下载次数: 0)
雪地上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452ynkyrjst99rslb89.jpgIMG_20141009_160826.jpg (40.19 KB, 下载次数: 0)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438m915p1mh1eg8thk8.jpgIMG_20141009_160811.jpg (55.77 KB, 下载次数: 0)
野兽出现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425w0ho64yf2nlhi6h6.jpgIMG_20141009_160803.jpg (52.57 KB, 下载次数: 0)
林中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409zsy8iyetssisyf0z.jpgIMG_20141009_160751.jpg (49.36 KB, 下载次数: 0)
打枪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3534fgx5y3xpgs3xp6p.jpgIMG_20141009_160741.jpg (48.37 KB, 下载次数: 0)
吹奏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337qzv2ysurxll2ofes.jpgIMG_20141009_123807.jpg (103.05 KB, 下载次数: 0)
民族博物馆外景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323czanco4yxvoqylju.jpgIMG_20141009_162830.jpg (46.96 KB, 下载次数: 0)
名人题字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410/12/155315sh2jjchhapa8zhim.jpg









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4-10-12 16:55

本帖最后由 冰雪乐人 于 2014-10-13 11:05 编辑

民族服装展示

白鲨王 发表于 2014-10-12 17:04

:handshake:handshake:victory:

四元柱 发表于 2014-10-12 20:05

:handshake

泳远向前 发表于 2014-10-12 22:04

欣赏!

我心向佛 发表于 2014-10-13 09:31

:victory::victory:

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4-10-13 16:25

本帖最后由 冰雪乐人 于 2014-10-14 12:24 编辑

      谢谢白鲨王,四元柱,我心向佛,泳远向前等朋友的欣赏!也谢谢指导员老师的加色支持!
      由于工作关系,最近几年经常到黑龙江和内蒙古的边远地区出差,感受各不相同,也碰到不少有趣儿的事,但没有特意记录下来,这次和队友去伊春玩儿,才想起应该记录这事,如果每到一地,都将其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拍摄和记录下来,将是一笔可贵的资料积累,也是很有意思的回忆和精神享受。
      这次只是个开始,希望朋友们也应能如此。

浪花LN 发表于 2014-10-14 22:32

谢朋友,也让我们随之观光。

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4-10-15 15:23

本帖最后由 冰雪乐人 于 2014-10-18 11:43 编辑

浪花LN 发表于 2014-10-14 22: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朋友,也让我们随之观光。
       谢谢浪花LN朋友的欣赏关注!
       欢迎你在适宜的时间来黑龙江和哈尔滨玩儿!

今来 发表于 2014-10-17 14:38

:handshake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民族团结是一家

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4-10-18 11:43

本帖最后由 冰雪乐人 于 2014-10-18 11:51 编辑

今来 发表于 2014-10-17 14: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民族团结是一家
    谢谢今来朋友的关注欣赏!    您说的真对,五十六个民族就是五十六朵花,每个民族都有特点,都有其他民族不具备的长处,拿鄂伦春族为例,大小兴安岭是他们游猎的家园,在与大自然唇齿相依的生产方式中,保留和延续了人类最古老的生存方式——狩猎。由此产生了独特的狩猎文化,不仅仅是对中国、对世界多元文化特点的贡献,还独具泛北极圈文化特征的“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以最朴素的智慧,保护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们在马背上,在山林里孕育着耐心,勇敢及对生命的尊重!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360se6/User Data/temp/155651h9o0k0pworwhu40w.jpg


文苑 发表于 2014-10-18 13:41

好向往的民族,充满了神秘感。谢谢冰雪乐人兄弟的报道。让我知道了这些。

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4-10-19 10:29

文苑 发表于 2014-10-18 13: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向往的民族,充满了神秘感。谢谢冰雪乐人兄弟的报道。让我知道了这些。

      谢谢文兄的光顾欣赏!   欢迎兄长有时间到北国边疆玩上一圈,一定大有收获,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冬日里阳光 发表于 2014-10-19 14:49

五十六民族 五十六朵花 共同组成和谐艳丽的幸福之花!

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4-10-20 11:13

冬日里阳光 发表于 2014-10-19 14: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五十六民族 五十六朵花 共同组成和谐艳丽的幸福之花!

      谢谢朋友的关注欣赏!    您说的很对,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若细细品味,有许多民族的生活习俗与我们汉族不同,其中有相当多的可取之处,拿吃猪肉为例,回族等好多民族都不吃,以前,我认为他们是出于宗教信仰而为。后来看到过伊斯兰教方面的书,才知道人家原来是嫌猪肉脏,猪啥都吃,特别是散养的猪和城市郊区的猪,专吃饭店折罗,若化验猪肉和牛羊肉的营养成份,的确赶不上后者,还会有疾病隐患,现在人们意识到了,吃肉的取向改变了,所以猪肉的价格总在波动,有条件的地方,也在改变猪的品种和饲养方式。而牛羊肉的价格总在上涨,这就是一种各民族相互影响和学习的结果,也推动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您说对吗?

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4-10-20 12:07

高高的兴安岭
演唱: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
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
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
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
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

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4-10-20 14:46

       这首儿童歌曲,是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的,现在听起来依然很亲切和感人,充分反映了鄂族人的生活和精神风貌。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听到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鄂伦春观光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