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历史文化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记述了黄帝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和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两战后“合符釜山”,将各部落的“图腾”取其精华,共同组合成“龙”的图腾,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融合、大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大统一的根基。众多的文物古迹。张家口文物古迹众多,仅古城址就达100余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8处。黄帝城遗址还可辨轮廓,黄帝泉依然甘甜。
位于张北县的元中都遗址,是700多年前元帝国在此建筑的一座都城。由于这里多河流、淖泊,少酷热,水草丰美,而成为游牧、射猎的风水宝地和皇家游幸的胜地。还有一座元代古墓神秘地,高唐王阔里吉思之家族墓葬群在金莲川上矗立了七百多年。始建于元代的鸡鸣驿,是现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驿站,它在中国古代邮驿史和军事史等到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http://img1.imgtn.bdimg.com/it/u=934264326,1575832561&fm=21&gp=0.jpg
张家口境内保存完整的长城遗址达10余处,是中国长城的历史博物馆。长城雄关大境门,是长城上与山海关、居庸关和嘉峪关齐名的一道重要关口,它见证了张家口几个世纪的荣辱兴衰。http://www.zjktour.com.cn/upload/news/201203/20120308110450250426.jpg
繁荣的商贸古道。“茶马互市”开设,张家口开始成为盛荣的贸易市场。特别是清康熙年间,康熙大帝率军亲征,平定了北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稳固了边防,此后两百多年张家口无战事,使得人民得以修养生息,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到清朝末年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北方仅次于天津的第二大商埠,与南方的广州并列为中国的“陆水码头”。大量的毛皮、茶叶、绸缎等到大宗商品,沿着一条可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张库大道”(张家口---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进入蒙俄及东欧市场;而外蒙的牲畜、皮货、蘑菇、药材等到商品也由此进入内地市场。当时这里商贾云集,店铺、商号林立,仅外国人在此设立的商行就多达40余家。1905年,清政府为加快张家口与北京的商品流通,下令建造北京至张家口的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此后,我国的第一条国有公路----张库公路,也于1918年建成通车,汽车队取代了骆驼队和老倌车队。1928年察哈尔建省,张家口成为省会。1929年民国政府与前苏联断交,蒙古国也关闭了中国的所有商号,张库大道中断。至此,繁荣了四个多世纪的张库大道开始衰落。
光荣的革命历史。一股股革命的热潮,使张家口成为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早在建党初期,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在这里召开西北农工兵代表大会;爱国将领冯玉祥在这里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张家口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解放的第一座大中城市,曾作为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被誉为“第二延安”。这里的人民曾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融合的文化。在长期的战争与和平发展过程中,这里逐步形成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聚合和文化的融合。而生长在桑干根深叶茂中下游的华夏儿女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桑干河文化,同时也孕育了蒙汉民族相互渗透而异彩缤纷的“坝上草原文化”,成为“燕赵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victory::victory::victory: 功夫不负有心人,贺“郭总”升为初级会员。:victory::victory::victory: 本帖最后由 dadaozhijian 于 2015-8-17 01:27 编辑
俏货: 传递张垣文化 架构友谊桥梁,
弘扬《冬网》精神,
续写美好篇章。
这里有你更精彩!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