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8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北京小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1 1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北京快速检测法:豆汁焦圈咸菜丝

  豆汁是水磨绿豆制作粉丝或团粉时剩下来的淡绿泛青色的汤水经过发酵而成的。冬天喝烫的,咕咚冒泡浮着白沫,配上切细的辣咸菜丝,搭上两个焦圈儿,酸、甜、咸、辣,加上焦圈儿的脆和香,就是绝配。夏天喝凉的豆汁,解暑消食。豆汁的滋味酸中泛馊,个性强烈,如果不是长期好这口的人,建议不要尝试纯饮,还是选择最得其味的三样经典搭配吧。

  二锅头和好汉

  要真正了解北京,做个地道的北京男人也就是所谓的北京爷们儿,那二锅头肯定是餐桌上必备的行头。它比起市面一些来路不明、却卖天价的白酒更加真实,味道清冽的它自然会成为北京当地人群的骄傲,特别是绰号“小二”的小瓶装二锅头,比起外国酒壶的装模作样,小二喝完就随手一扔的潇洒,可不就把北京爷们儿的豪迈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了吗?

  驴打了一个美味的滚

  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真以为是与驴肉有什么关联,其实原来是黄米面团卷豆沙,不过卷好后将其在黄豆面上翻滚,让表面沾上一层黄豆面,以避免水分蒸发导致干裂从而影响口感,可能就是因为最后这个动作而被幽默的北京人把它起名为驴打滚,可惜的是北京的小点心因为传承的问题而导致地道劲儿慢慢地消失,特别像驴打滚这本应正宗的味道在逐渐离我们而去,剩下的估计就只有硕大的面团与驴扯上关系了。

  与炒无关—炒肝

  炒肝主料是猪大肠,肝不过是点缀,而且也丝毫没有炒的过程,完全是煮制而成。炒肝用口蘑调汤、蒜香扑鼻、肥而不腻、稀而不泄……正宗的吃法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一手托着碗底,转着圈嘬,虽然动静儿不雅,但这也是京味儿小吃的文化,闷头吃反倒显得不地道了。

  鼓楼一拐弯儿 姚记炒肝

  “想要吃炒肝儿,鼓楼一拐弯儿。”这句经典的“炒肝语录”足见姚记在炒肝界的独领风骚。店里任何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一个百年老店的气质,一小碗炒肝再加二两包子曾经是很多老北京人的市井美食组合,很多老北京人现在犯馋的时候都会专门跑到姚记喝上一大碗,简单粗陋的食材创造了诱人百年的味儿,这都源于老掌柜那任何一处都复制不来的地道的手艺和严谨的选材,也是姚记笑傲江湖的永恒资本。

  地址:东城区鼓楼湾东南角

  电话:欠奉

  黄浦会的性格麻豆腐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句话除了形容臭豆腐外,对北京的豆汁估计也是非常适用的,而蜕变自豆汁的麻豆腐更是其味道独特和强烈精华的继承者。对爱好此道者来说,麻豆腐与味道同样浓郁的羊尾油炒出来的羊油麻豆腐只能以醍醐之味来作最恰当的形容,世上所有的美味也无法与之相媲美。的确,在慢慢习惯了这个代表北京当地一大特色的“性格菜品”以后,每当想起那独有的口感和香味,真的会让你有种上瘾却已经太迟的感觉。

  地址:西城区金融街甲23号

  电话:010-88088828

  炸灌肠的吃法

  灌肠是北京人最爱吃的京味小吃之一。灌肠跟肠一点关系也没有,是用甘薯淀粉蒸熟晾凉,切菱形薄片,用平锅煎焦来吃。吃灌肠浇的蒜汁,是用传统的石臼捣制的蒜泥,将外焦里嫩的灌肠,浇上咸味蒜汁,别有风味。而且懂吃的人不用筷子,专拿牙签扎着吃。

  请关注丰年灌肠

  

  老北京人都记得曾经的隆福寺小吃一条街。这么多年来,小吃摊逐一被撤掉后,丰年灌肠作为一家店面的样子被保留了下来。在门口的柜台付钱领了油印的餐票,放到厨房的柜台上,才能端出食物来,仅是体验这样新奇的就餐方式也非常有趣。灌肠配上小米粥,再盛上一碟免费的咸菜,就是这里的全部,小店还增添了京味的“门钉肉饼”也很受欢迎。另外,这里还零售生灌肠,可以带回家自己煎。

  地址:东城区隆福寺街16号

  电话:010-84015384

  慈禧太后的豌豆黄

  儿时的回忆里,豌豆黄算是最记忆深刻的一个点心,因为记得那时候在上海的燕云楼侍者介绍说是慈禧太后吃的点心,尽管当时豌豆黄的味道怎么样到现在已经淡忘,但豌豆黄和慈禧的关系到现在依然深刻,所以每当有机会吃到豌豆黄的时候,除了那滑滑的口感和清甜的味道以外,还有霎那间皇帝的臆想。

  慈禧太后喜欢的臭豆腐

  当年,慈禧太后甚至给它起了个雅名,叫“青方”。一“臭”扬万里的“王致和”,青灰色的豆腐块,闻起来奇臭无比,尝一口,觉得臭味中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奇香,独一无二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臭豆腐也从民间美食变成了御膳小菜。

  护国寺小吃的金字招牌

  护国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包括豌豆黄、艾窝窝、象鼻子糕、馓子麻花、焦圈、面茶等近百种小吃聚集了京味小吃的精华,其中驴打滚甚至上过新加坡的国宴。如果你不想错过这里的任何一道经典,那定要点桌将京味儿特色一网打尽的“小吃宴”,荤素搭配、营养合理、或绵软或酥脆、或咸鲜或香甜……绝对堪称一桌让人品不厌的老北京风情宴。

  地址:西城区护国寺街93号 

  电话:010-66181705

  只要牛街清真超市的白记年糕

  牛街的老字号白记年糕就在路边的牛街超市的一层,是白记所有店面中味道最好的,排队的人永远都不少,服务员手脚都极其麻利,顾客对产品也烂熟于胸,无人提问也没有咨询建议,初次去购买务必做好准备功课。驴打滚有三种,豆面、芝麻、椰蓉,糯米软Q,红豆沙清甜,黄豆粉干香,非常好吃。年糕也有很多品种,黄米、糯米、紫米做成的分别就是黄白紫三种颜色,中间混合着清甜的豆沙和各种馅料,夏天放到冰箱里凉凉地拿出来吃最能尝出那糯软又弹牙的恰到好处。初次去的话可以买每一种都有一点的混合包装。

  地址:宣武区牛街北口西侧1号 商业楼牛街清真超市1楼

  买豆汁,去宝记豆汁店

  豆汁、焦圈、麻豆腐、松肉、驴打滚、炒草莓、豌豆黄,这家店是精神爽利的老爷子把他家自制的这些东西摆出来卖。没有桌椅不能堂食,灰绿色的豆汁装在很大的袋子里,口味纯正,随时有人四五袋地买走。麻豆腐生的,一份一份地跟黄豆和羊油一起卖,老爷子会告诉你自己回家炒时一定要放些干酱才香。松肉炸好了晾着,还没有进店门就闻到香气。来这里的都是住在附近的熟客,对口味是否地道绝对地挑剔,因为小店就在牛街清真寺的对面,所以也非常好找。

  地址:宣武区牛街输入胡同口路北

  电话:没有

  爆肚的爆

  爆肚乃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吃,“肚儿”指的是羊肚和牛肚。爆肚除要选料新鲜准确以外,大量的工夫要下在爆上,只有爆的时间和火候恰到好处,爆出来的肚才会又脆又鲜。吃爆肚的人最好就上一瓶小二儿,再吃两个刚出炉的烧饼,才算尽得了其中真味。

  爆肚张

  什刹海的酒吧随便关上十家也不见得有人心疼,但摇摇晃晃的爆肚张要关了估计得有人痛惜得直骂街,不知道还上哪去找那么地道的爆得脆脆的肚仁,蘸上上好的芝麻酱小料,再浇一勺刚过完热油的干辣椒,冬天整瓶红星牌小二,夏天一人把着一瓶普京,畅快。爆肚张的老客人都知道要赶在下午5点以前出现在银锭桥,否则不是没地方了,就是马上要收摊了,一声明天请早,一点歉意都没有的牛。即使没赶上饭点儿,路过门口也得来俩现烤的芝麻烧饼解解恨,北京人专爱吃这种硬了巴几的饼,而且专门出现在所有用芝麻酱小料调配的吃食旁边,像爆肚、涮羊肉,北京人只会哼哈一声告诉你,绝了!

2#
发表于 2008-9-22 12:12 | 只看该作者
豆汁一口也喝不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22 00:29 | 只看该作者
独特的北京风味,好吃,好吃,特别的好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9-22 08:33 | 只看该作者
海版嘴馋,垂涎三尺了。喝豆汁要有个过程,第一次喝咽不下,第二次喝还可以,第三次喝了就上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9-22 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9-22 10:28 | 只看该作者
下次到北京一定尝一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9-22 1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9-21 2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9-22 07:57 | 只看该作者
一般,一般,特别的一般。不信您请我尝一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9-21 19:43 | 只看该作者
看馋了,有机会去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9-24 08:3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钢铁战士[/B] 发表: 豆汁一口也喝不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9-24 08:3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威海青蛙[/B] 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10-13 16:17 | 只看该作者

 

豆汁我是喝下了一口。。。。。。又吐了,俺(小)媳妇说还没有俺家刷锅水好喝类!

其他么,应该也好不到哪儿去,北京网友们都吃这?好辛苦啊!!!什么时候来俺这,大鱼大肉伺候着!!!

最近看专辑说还有什么“李小老”烧饼,这次去再忆苦思甜一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6-4 16:08 | 只看该作者
豆汁俺也喝不下。。。喝了两口
有些就是名字叫的响吧,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6-4 17:01 | 只看该作者
南来北往几十年,不忘北京豆汁儿、焦圈儿、驴打滚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6-4 17:12 | 只看该作者
驴打滚好吃,回北京都要去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14 01:20 , Processed in 0.04527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