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脚、颈、手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围巾、口罩,脱掉厚袜及手套,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疾病入侵。
: O+ ]8 I% X4 { 都说“春捂秋冻”你还准备“捂”多久?
9 s2 u1 G: P" h# n: F% Z9 v$ A
, {9 b9 _5 G8 A' w
“一般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天—15天。”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王宏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立春代表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在这期间,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4 e8 p& v6 x+ R, A- x! c
+ j3 N! v1 k0 X" s& h' n& Q0 d& q- ?0 V$ T* o: x
当然,“捂”会依各人体质而有所不同,老人、小孩或体质偏寒者可多捂几天,而体热的人则可以少捂几天。具体标准可以综合考虑气温和个人感觉两方面。1 l9 P7 R; a! I2 t
+ i. ]' g S' ~0 q, s1 @
5 n, A H4 i8 h& `3 R$ ~* O 首先看温度。5 H) {( X( W4 J. u: _
* c0 Y% r! ^0 [- Z: v* Z d' } v: m" Y3 Z5 \/ e/ @# U
通常来说,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y+ d- _& y) M4 O$ i+ f% n n {
$ l) b I# F B$ q
% R1 B/ K) k( q4 A6 A" t 其次凭感觉。) d0 c4 I: J( ]' g9 t
; d2 w4 n5 o" ~# T0 [9 k( N
/ X! d' S- ^2 h5 r" D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捂”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急着脱衣;如果感觉“捂”了身体会出汗,就不妨早点换装,否则,“捂”出了汗,万一再被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 N. j9 k; N+ o- z$ D" D! v8 b% Y
; m, R: q0 [9 h+ G/ g% e8 l' [% M* O8 ?$ E4 y0 H. E
昼夜温差也是判断“捂”不“捂”的标准之一。* Y8 B0 p( G" D% S) U" Y
' I$ j3 ~- D, |
; v4 S& f& N3 | s' e
王宏才提醒,早春时节,应该多多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一两天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身体免受冷空气突至的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当天气预报预告昼夜温差超过7—10摄氏度时,就该小心防寒了。' V# |7 c4 ^( [$ V* Y
+ h8 [3 i' a$ ]$ E) R) ^
/ ^. S2 ]! f! w1 Q/ W8 F, M 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脚、颈、手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围巾、口罩,脱掉厚袜及手套,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疾病入侵。
5 R" i, Z' O+ U+ b* C, j
: c% l& V- T% r+ b* W; V7 g* t7 r; ~- @- z8 f
八种养生法调理' z I1 ^* {* V: x, R7 h- f0 b
+ B3 c5 X G; Z r3 N
) f' A7 V8 @& N `9 x* P- u
一、养阳
+ Z4 T4 c- J$ s& y9 R! F# ]! y5 W- }! _: `4 F
% S) Z0 `: i4 c
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7 _" X: Z3 v! ~( g
# {6 V* H2 g- j
5 U g# o# B( w! y 二、养阴. z. b w' h0 t( s
1 v6 @( H0 B" k" }3 J
! L5 D8 w, [! \- B 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6 t# A7 H' I7 V) H+ T/ K& ]( S
0 F/ n8 i8 z: m+ O
2 ~7 f3 F1 C/ ~8 F* C8 e 三、养气
& v2 K- p5 U/ d7 L! r6 {$ D# L; z* j; D" j2 H1 {3 {
8 d6 @4 m. ~+ b2 C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v* x2 q7 o/ u, `0 A2 @& u6 O
4 N" q9 w x _( ^+ S8 s" _% O6 Y9 K3 k+ b% j
四、养脑 Y6 T! E, P' q& w
- t% H5 v2 O2 n3 Y1 }- m/ Q; J4 J
0 t' O6 Y8 M3 Q* I$ J
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所说“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其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1 g8 M5 l: T1 d* P f
+ A: U' q$ N( @ N! l X1 F5 ^- C5 A$ Q8 b/ A
五、养脾" j- S, W x6 s* [# f7 L
# m6 U$ _# m. P6 e2 \. ?3 c
- e! ?) `- V, v' h h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V& ~) r3 D( a8 ^
- Z$ C% q5 p# m, E* Z5 I6 a6 E
8 j- w7 I2 g" g$ w5 N- y) S* n 六、养胃
8 |" F# `6 S- Z3 {$ ?+ U- g
& f% q$ ?! d' x
; p8 a5 L/ f |+ Z" y2 S8 R" k 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吟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采用上述蜂蜜疗法。
# h/ K+ r# h6 A7 `) E8 b
( Z/ g5 w; a9 s; ^3 B5 }/ O
3 n" n" r# m) |; j0 @" J ~1 ~ 七、养肾. F7 R) f: e Z, g4 K
" g: y/ ]) c# I! J7 P' d
1 I0 M3 n$ f% [# U6 v 春天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7 _/ C5 T/ P0 S" E, z& |" a
; e% N4 C) N# p0 M/ S' O3 F
- d/ u2 ?* Q/ W9 r7 N9 Y" z 八、养“热”/ k+ F" Y) K% Y/ {0 ^! X
: G* t6 C! z8 |$ L/ l
: S, l0 q% t! P. B7 j* w6 u 早春时节气候仍很冷,寒冷刺激甲状腺,可引起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时补充能量。: i. x7 u1 d1 p' p2 x7 A7 x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