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28|回复: 1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趣味”藏头拆字诗“《小桥流水人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4 23: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阳散人 于 2012-11-24 19:35 编辑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有人家,豕寐犬吠戏鹅鴨。
鳥鳴啾啾楊柳岸,山溪奔流浪淘沙。/南阳散人

注:豕(音shǐ),猪也。

藏头拆字诗简介:
藏头拆字诗起源于唐代,据《诗体明辩》一书所说:“藏头诗,每句头字皆藏于每句尾字也”其特点是,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中。就是利用汉字合体字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中分离出一个字或一个“部件”,作为后句的首字;全诗首句第一个字,隐藏在全诗尾句末字中。因此叫做藏头拆字诗。

例如此诗,“豕”字隐藏在“家”字中;“鸟”字隐藏在“鸭”字中;“山”字隐藏在“岸”字中;
“小”字隐藏在“沙”字中。




2#
发表于 2012-11-15 00:52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09:58 | 只看该作者
田草 发表于 2012-11-15 00:52
长知识,学习了!

十分感谢田草版主欣赏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17: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散人 于 2012-12-7 12:10 编辑

《山色葱茏景象奇》/南阳散人

大风骤雨洗晴岚,山色葱茏雨淅沥。
历历美景撩人眼,目不暇接叹惊奇。

注:藏头拆字诗,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中。就是利用汉字合体字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中分离出一个“部件”,作为后句的首字;全诗首句第一个字,藏在全诗尾句末字中。如:“山”字藏于“岚”字中;“历”藏于“沥”字中;“目”字藏于“眼”字中;“大”字藏于“奇”字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1:33 | 只看该作者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1-20 2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今来 于 2012-11-20 20:43 编辑
南阳散人 发表于 2012-11-15 17:32
《山色葱茏景象奇》/南阳散人

大风骤雨洗晴岚,山色葱茏雨淅沥。


深秋迎冬雪花飘  风起云涌天际间
日隐空中面难露 路上积雪车轮碾
今来献丑 敬请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2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散人 于 2012-11-21 05:53 编辑
今来 发表于 2012-11-20 20:41
深秋迎冬雪花飘  风起云涌天际间
日隐空中面难露 路上积雪车轮碾
今来献丑 敬请指教


感谢老朋友赋诗交流!

藏头拆字诗要求句句藏头。例如:

牛郎织女会佳期,月下弹琴又赋诗。
寺静惟听钟声響,音停始觉星斗移。/无名氏

注:此诗意境不错,不足之处,是诗的尾句末一字“移”不藏诗的首句前一字“牛”。

朋友诗作也是美中不足,尾句末字“碾”,不藏首句前字“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21 10:21 | 只看该作者
南阳散人 发表于 2012-11-20 22:34
感谢老朋友赋诗交流!

藏头拆字诗要求句句藏头。例如:

感谢老师指教 文化蕴含奇妙
少壮未有所学 子孙面前亏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5: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散人 于 2012-11-26 07:59 编辑
今来 发表于 2012-11-21 10:21
感谢老师指教 文化蕴含奇妙
少壮未有所学 子孙面前亏心


藏头拆字诗所藏的字,必须是某字的部分构件(汉字)。也可是部首或偏旁化成的汉字。如:单立人为(人)字、提手旁为(手)字、绞丝旁为(丝)字、走之旁为(走)字、反文旁为(文)字、草字头为(草)字、竹字头为(竹)字、衣字旁为(衣)字、示字旁为(示)字等。




原诗略作修改——
木叶凋零雪花飘,风起云涌天际间。
日隐空中面难露,路上积雪漫栏杆


这样,首句“木”字 即藏于尾句“杆”字中。




点评

老师修改极好 今来谢谢赐教 茫茫学海无涯 在下稍知皮毛  发表于 2012-11-22 1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22 1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今来 于 2012-11-22 11:54 编辑
南阳散人 发表于 2012-11-21 15:07
藏头拆字诗首句第一个字,必须是某一字的部分构件。也可是汉字的部首或偏旁化成的汉字。如:单立人为(人 ...


山中密林行路难 又有陡峭巨石现
见到植被好茂盛 成片草木满山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2:34 | 只看该作者
今来 发表于 2012-11-22 11:49
山中密林行路难 又有陡峭巨石现
见到植被好茂盛 成片草木满山岚

老朋友基础好,能够触类旁通。此诗完全符合藏头拆字诗的规范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1-22 12:42 | 只看该作者
南阳散人 发表于 2012-11-22 12:34
老朋友基础好,能够触类旁通。此诗完全符合藏头拆字诗的规范要求。

老师关心点评 彰显一片真情
今来喜欢写写 再次道声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08:04 | 只看该作者
今来 发表于 2012-11-22 12:42
老师关心点评 彰显一片真情
今来喜欢写写 再次道声谢谢

朋友不用言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1-23 08:4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11-23 09:47 | 只看该作者
南阳散人 发表于 2012-11-23 08:04
朋友不用言谢。

风霜雨雪过四季 禾谷丰收心欢喜
口口齐夸政策好 子孙欢乐歌声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8:32 | 只看该作者
仲子 发表于 2012-11-23 08:46
欣赏  学习

感谢朋友欣赏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散人 于 2012-12-7 12:16 编辑
今来 发表于 2012-11-23 09:47
风霜雨雪过四季 禾谷丰收心欢喜
口口齐夸政策好 子孙欢乐歌声飘


风霜雨雪过四季 禾谷丰收心欢喜
口口齐夸政策好 子孙欢乐歌声飘(此诗应押xi韵)

朋友的“藏头拆字诗”已经熟能生巧。现介绍“拆字藏头诗”如下:
“藏头拆字诗”不同于“拆字藏头诗”。前者规定每一诗句的首字都藏于前句尾字中,即为先藏后拆;而后者规定诗的第一、二、三句的首字(包括部首偏旁化为汉子),合成第四句的首字,即为先拆后藏。例如:


《蝶戀花》南阳散人

蟲聲鳴透绿窗纱,
世外桃源有奇葩。
木槿花開鐘鈴秀,
蜂舞到儂家。

絲竹鳳鳴弄轻柔,
言情承歡在秦樓。
心同野鶴與塵遠,
之心头不復留。
注:此诗依据典故《列仙传》而作。相传 秦穆公之女‘弄玉’好乐。 ‘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 以 ‘弄玉’配‘箫史’ 为妻,为二人建秦楼居住。二人吹箫引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


草长鶯飛二月天,
人望楊柳醉春煙。
七夕牛郎會織女,
满天河鵲橋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11-25 03:20 | 只看该作者
南阳散人 发表于 2012-11-24 11:23
风霜雨雪过四季 禾谷丰收心欢喜
口口齐夸政策好 子孙欢乐歌声飘(此诗应押xi韵)
朋友的“藏头拆字诗 ...

小荷尖角刚刚露
雨点蜻蜓在上边
力挺不染莲花好
子孙满堂藕奇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11-25 03:42 | 只看该作者
南阳散人 发表于 2012-11-24 11:23
风霜雨雪过四季 禾谷丰收心欢喜
口口齐夸政策好 子孙欢乐歌声飘(此诗应押xi韵)
朋友的“藏头拆字诗 ...

今来孤陋寡闻 老师不吝赐教 欣喜大开眼界 斗胆瞎写一个
              诗
言不由衷是假话
土里刨食种庄稼
寸长尺短宜互补
诗词歌赋书画茶

敬请老师指教
   先至谢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0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散人 于 2012-11-25 18:42 编辑
今来 发表于 2012-11-25 03:42
今来孤陋寡闻 老师不吝赐教 欣喜大开眼界 斗胆瞎写一个
              诗
言不由衷是假话


完全符合拆字藏头诗的格式要求。需要练习突出主题。

《诗》
言不及义勿开口,

土话俚语不入流。
寸篇虽小容天地,

诗不惊人誓不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24 22:13 , Processed in 0.05029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