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78|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美国独行60天 游记 3 ---美国南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 01: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京瑞萍 于 2013-7-1 22:30 编辑

            大量照片传不上去  只好放在新浪瑞萍博客里)

三.圣路易斯是我的转折点 开始向南海岸行进

一.中部城市圣路易斯

圣路易斯是美国中东部大城市。在美国大陆本土的中央,几乎处于美国的几何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美国地理学家通常把这里做为向西部进发的门户。 这座城市还曾在1904年举办过第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圣路易斯城居住的,大部分是威尔士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和爱尔兰人的后裔。而大批的黑人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聚居在这里。


1.抵达圣路易斯

到底是汽车轮子快,仅用了4个小时就抵了达圣路易斯。当我提取行李时,发现我的行李却无影无踪,我拿着行路托运票据反复的找着司机助理。原来,由于人多,一辆车装不下,我的行李就装在了另一辆巴士车上了,而且那辆车提前到达,卸完人和行李走了。现在,我的行李已被工作人员拉到保管室里了,让我虚惊一场。


圣路易斯是我前行的岔路口,究竟是该去往芝加哥方向,还是该去往辛辛提那方向。往芝加哥方向走是能看看密歇根湖,还能投靠一下冯欣。往辛辛提那方向走,是能去华盛顿看看白宫,还能尽快的抵达目的地纽约。                                                                                                                                                                                                                                                                                                                                                                                          我又一次拨通了在密尔沃基冯欣的电话。没想到,对方电话设置的英语留言。我留言说:“冯欣,我已经到了圣路易斯,下一步我要向芝加哥方向靠拢,然后再去底特律”。 傍晚,冯欣来电话了,他收听了我给他的留言。很不客气的对我说:“你单枪匹马,孤军行动,年又长,也不懂英语,往芝加哥这边走不可能,这边很危险,也很乱。我居住的密尔沃基更是人烟稀少,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还有,底特律你不能去,那儿更不安全”。听了他的一席话,我的心久久安静不下来,原来我是异想天开啊。同时,对从来没见过面的冯欣的直白,也感到他是一个很负责的人。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很紧迫,从时间上算,我的时间还有富余,即使是再走别的线路也来得及。我查看着地图,突然想起来在洛杉矶家庭旅馆认识的新奥尔良打工者天津小胡来。当时小胡去洛杉矶家庭旅馆住,是为了领取绿卡而办的培训班。当时在旅馆大房间住的人,只有他被臭虫咬的最厉害;还曾记得,他天天死记硬背着基督教问答题;更记得,他那双小眯眯眼儿总爱笑,还说着一口的天津话。每当他背基督教问答题时,我就使用他的笔记本上网。现在,我要走南线去他那儿,肯定没问题。所以我立即给他发了短信,但久久没等到他的回复。


2. 游览圣路易斯著名的拱门

我骑着满载行囊的单车上街了,从很远的地方我就看见了圣路易斯市区有一座拱门,没想到到了跟前,反而怎么也找不到,问询了一个在路口录像的记者才找到。



圣路易斯最著名的地表建筑就是盖特威大拱门。“盖特威”是大门的意思。圣路易斯被人们誉为通往西部的大门,这座拱门也就因此得名。这是美国最高的独自挺立的纪念碑。这座闪闪发光的用钢制成的圆弧造型,拔地而起,接近200米高,跨度也是接近200米,和高度完全一样。  

以前我仅见过的照片,觉得它的线条很流畅,造型很美。当我来到它的面前还是很吃惊。真没想到它竟然那么高大,拱门内竟然能进去人,竟然安装了运送观光客的斗式升降电梯。把旅客运到拱顶192米高的走廊,在两米多宽的拱门顶部,从两侧的小窗户,可看到圣路易斯市和密西西比河。

拱门是三角形的,我看到的那一个一个三角形的框子,是从两边的脚开始,然后逐步连接起来,向上升起,最后在拱顶对接。那么大,那么高的两个弧,竟然能不倒,让我这么弱智的人觉得不可思议。


据说,即使遇到时速80公里的大风,其摆动幅度也仅有5公分。由于整个拱门是用不锈钢三角形框架建成的,因此“很来电”,每年都会遭到数百次雷电袭击,估计会创下了超高建筑物中的最高纪录。但由于拱门有非常先进的避雷电系统,至今没有造成任何建筑损坏或人员伤亡。     


大拱门脚下是一个大地下室,是一个博物馆。在这个拱门大公园里,到处是草坪地和各种灌木。我骑着车围着拱门足足逛了两大圈,我是有的放矢,是在寻找适合搭帐篷的地方。最后驻足于密西西河边大坝台阶上。听着河里的游船不停的在鸣笛,可能是很快就要开船了。


傍晚,我终于找到一个适合搭帐篷的地方。帐篷刚搭好,就有人过来叽叽咕咕,暗声暗语。我怕他们报警,又马上拆除了。


3. 在灰狗站过夜

我又回到了灰狗站,一进门就迎面遇到了两个骑车的老女人,她们的服饰和我很相似。我上去一把拉住了她们,把她们吓了一跳。尽管我们语言不通,我们双方用手语聊的还挺热闹。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又是合影,又是一起看地图。从她们的比划中可以看出,她们是附近小镇的,出来骑行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


在圣路易斯,我做出了大胆的决定,我要向美国的南海岸行进,去找在那儿打工的天津小胡。而且要尽快的乘灰狗到孟菲斯。所以我立即花了75美元,买到了去往孟菲斯的车票。


发车时间是明天下午2点,今晚又得留宿于车站,我找到5号入口的一个大垃圾桶,把拆卸好的车藏在垃圾桶后边,而我就侧卧在垃圾桶旁边。


零点过后,该发的车都走了,旅客相比也少了许多。长长的候车大厅里,只有我和另外一个胖男孩。他坐在离我2米远的座椅上,一直在使用着笔记本。约2个小时后,他突然过来问我:“你几点的车,为什么在这里”。我伸出双手做了一个很无奈的手势。他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又不停的说起来。我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拨通了在拉斯维加斯认识的基督教徒刘枫的电话,让她来当我们的翻译。



原来胖男孩说的是“他是蒙古国人,他在这里长住,有空房间。他让我去他的空房里住一晚,不收费的”。我既高兴又胆怯。我接过电话告诉刘枫说:“我不去,就在这里凑合啦,谢谢你”。一会儿,又来了一个高个男孩,他俩一起走了。这是我第二次在车站过夜,夜间,警察与车站值班人曾两次叫醒我查票。


次日清晨,我再次把自行车组装好,骑车上街逛游。掐着点儿往回赶,因为到了车站,我还要拆卸打包自行车,要留有一定的时间。不料,途中链子反复的掉,搞得我满头大喊,满手油污,还曾推车走了一段儿路。
下午2点,车准时发动了,开车的是一位高大威猛的黑女人。她不断地向旅客解说着,每到一个加油站,她都下车吸一支烟。车上所有的客人,除了我和一个老太太,剩下的全是黑人。


我现在是在往南走,气温也有所改变,沿路多了许多绿色,花草树木连连不断。这里是产绵区,大面积的棉田都在收获季节,但田间却看不到任何人在劳作,只需一台机器完全搞定。出来直接就是一个大大的棉花卷。                                                                                                                                                                                                                                                 二.猫王故乡孟菲斯

孟菲斯是田纳西州最大的城市,坐落在密西西比河畔。孟菲斯也是世界第一大货运机场;还是人口最多且最年轻的城市,有126万人口;更是摇滚音乐猫王的故乡。因为出了个相当有名的歌星“猫王”,所以跟着也小有名气。在孟菲斯的历史上还发生过一件大事:著名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就是在那儿被人暗杀的。


1.傍晚抵达孟菲斯:

当我到了孟菲斯时,天色已接近20点。领取行李后,我发现了摆放在柜台上广告报纸。醒目的6号旅馆广告让我欢喜不止,仅37.99元就可以入住,这是我一路上遇到最便宜的6号旅馆。


我拿着广告报向服务员咨询所在位置。黑女人在广告报上画的标志,我很明白,感觉也好找。于是,我组装好了车就离开了车站。经一个多小时的寻找,还曾进入两家暗淡的咖啡馆问询,结果都与失败告终。


在返回车站的暗淡途中,遇到一个小混混拦截了我,他向我要钱。我给了他一张美元后,他撒腿就跑了,至今我都不知道我给他的美元究竟是多少钱。


这里的社会治安很不好,天黑之后千万不要一个人走路;平时兜里备着些零钱,碰上要钱的,立马掏出来给对方。后来听一个华人告诉我,孟菲斯是全美最危险的五大城市之一,居然排名第二

我急匆匆的返回灰狗站,又饿又累的我,又得爬睡在车站了。我把沉重的车靠窗户的地方放好后,到食品栏柜买食品去,左看右看没有一样我喜欢吃的食物,最后买了一袋酸黄瓜,2小根腌制的酸黄瓜,收费1美元。我用酸黄瓜裹在面包片里吃,真是酸到一块去啦。


孟菲斯灰狗站是我见到的最大的一个车站,看样子是刚建起来的,很新,很庞大。今晚我没买车票,在这里过夜恐怕要被警察驱逐。宽大的大厅,无论在哪儿坐卧与站立,都会被总台一目了然,这个候车大厅不存在任何死角。我有下车时的车票,所以还有点可信任度。我反复的查看着地图,记着笔记,计划着下一步的行程。


时过凌晨,我将车放倒在地下,把“保钓”旗子摆放在车身上,取出睡袋躺下了。距我5米处有一男子,他看到我的行为也学着我躺下了。


夜间,警察曾惊醒我两次。一次是让我收起“保钓”旗子,一次是查票。我取出昨晚下车的票给他看,竟然还混了过去。我心里已做好准备,如果他说下车的票不能再此滞留,我就假装去售票台买票,待他走了,我再回来接着睡。我几乎快成了混美国的老油条了。

1.   顺着密西西比河骑行

孟菲斯就在密西西比河畔,是世界第四长的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主干就长3,780公里。密西西比河还是美国南北航运的大动脉。来到这里,很想去河边看看,还想顺着河边骑行,几次找路都没得逞。 孟菲斯城市很大,按着方向感,我好容易骑出市区,但始终找不到我该走的线路,路边的标识牌多而杂乱,3个小时过去了,我依然没有走上正规路。


当我走上正轨路后,我便开始了飞骑,路况很好,就是显得很野。我不知道前方何时才会出现村庄。 骑行约72华里时,终于见到了散落的房屋,后来房屋越来越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我吃住的地方。      我进入了一个小杂货店,拿出地图问主人,没想到他根本就不看我的地图,便拿出一本厚厚的当地地图。顺着弯弯曲曲的密西西比河找到了此地,他在此地画了一个圈作为标识。此地是克拉克斯代尔。


看着他手中厚厚的地图册,我的头都蒙了,他的地图上沿着密西西河的河边有一条路。但我的地图并没有显示有。 为了答谢他,我买了他很多吃的,又在洗手间痛痛快快洗了脸,再灌走一瓶水。


现在我走的路全是棉田,棉花很矮小,花朵也不大。下午骑行34华里出现了十字路口,按着地图离Greenville小镇很近了,只好拐弯儿去哪里。 傍晚,我住进了一个农夫家,看着他很憨厚老实,他脸上没有太多的笑容,显得很低调。

农夫只是一个人住在这里,似乎不像正常的家。他给我冲了杯咖啡,就忙着收拾农机去了。我不知道该为他做些什,就傻傻的看着他干活。当我拿出相机拍照时,他举手示意NO 美国人无论城里还是乡下,都很忙,也很现实,他们不大会说特意去交朋友,如果有时间,他们会安排出去度假休闲,或者旅行。


美国人和中国人对待社交的态度是很不一样的。在中国,在街上大家都不会打招呼,但是如果因为某种机缘认识了一个人,交往几次,就可以成为朋友,甚至邀请到家里做客。而美国人不是这样,在街上,你看到大家会热情温暖的打招呼,会闲聊,会给你一些小帮助,但是,要成为朋友就很难。


清晨临走时,我把在北京五棵松大集买的长围巾当礼物留给了他后。按着地图所知的方向,我要横跨密西西河桥。过了桥将进入另一个州(阿肯色)州的境内,在美国中部,有很多州都把密西西比河作为州界线。


这几天长途骑行中,看到最多的车就是农用车,而且开的很慢。其实,在这样的环境里有人在骑长途车,应该是很稀奇的人和事,应该会被当地人议论或围攻。但在美国绝对不会有,只要你不伤害他人,不犯罪,就不会有人来找你麻烦。加之,本来美国国土范围就大,人口稀少。而且普通家庭的美国人,家里所有事情都要自己作的,诸如打扫卫生、修理草坪,甚至包括家电家具的维修、粉刷房子等等。他们的日常生活,主要是以家庭为主,他们的家庭观念比中国人强。


相当长的一段路没有任何人家,除了田间就是密林,路边的松鼠猖狂的很。头顶上的飞机来往不断。我喝了累了,也不敢歇息一会儿,像一匹挣脱了缰绳的野马一样,开足马力向前奔驰着。骑行63km后,路边终于出现了房屋,还出现了铁道和高速路,远远地就看见了穿流的汽车。拿出地图查询,这里可能是Tallulah 。

四.向美国南海岸行进

一.新奥尔良途中

真没想到,在这僻静的地方我竟然遇到了客运车,下车的人正在往外搬卸着行李,还有几个人在车下抽烟过烟瘾。我断定这就是老百姓乘坐的客运车,但车身上没有灰狗标识,难道是地区的黑车。我撒手把车一扔,拿着地图急忙追上前。司机还真好,还没等我问,就比划着让我上车吧。由于他反复指着地图说这说那,我怕上错了。原来他就是去往新奥尔良的巴士。

我大汗流淋漓的拆卸这车,花了不到10分钟。车上还富余好多空座位,我边擦着汗边向车上人微笑着。黑人司机直接收了我28美元。

在一个叫Natchez的地方,又上来几个人,黑姑娘浑身是香水味儿,一屁股坐在我旁边,我拿着地图问她“这里是什么地方”。她接过我的地图看了看,说了几句。我根本就不明白她的意思,其实她也说不清这是哪儿。
天黑了,车又行驶了约2个小时,拐弯进了一个院内,人都下去了,说是到了总站,我只好也下车了。这个车站很小,很旧,候车的铁椅子仅有两排。难道这就是新奥尔良吗?


1. 巴吞鲁日遇困境:

我把行李搬运到大门口,急忙拿出手机联系在这儿打工的天津人小胡。一遍,两遍,直至一个多小时没人接,对方传来的都是英语。这下我可慌了神儿,不知所措,我自作多情了。中国人来美国打工并不是什么都能解决,小胡怕我给他找麻烦,回避了我。换位思考,我也应该理解他的难处。他曾和我讲过他在餐馆打工很苦,每天工作12个小时,睡在老板家,且老板也是租来的房子。


我走向服务台,想要一张当地地图,与值班的男士比划半天,他无奈便叫来值班警察。警察也听不懂我的话,他又拨通了一个电话递给我。对方是一个会讲汉语的广东口音女孩。她问我怎么回事,我把原由讲述了一遍。她竟然说“你现在的位置不是新奥尔良,而是巴吞鲁日”。我当时差点晕过去,眼前直冒金星。


值班警察真好,他看我心情不好,就把笔记本拿过来,他把英文字母给我翻译成中文,打一句话翻译一句。他说,“你要去新奥尔良,还需再坐车,刚才你已经耽误了一班车。9.20分还有最后一班车,你需要先买好车票等着”。我打着中文说,“我遇到了好警察,谢谢你,有机会你去北京,北京欢迎你”。他又说,“很高兴你的到来,我要等到退休才能去中国”。最后,他又给我写下一个纸条。意思好像是新奥尔良一家旅馆的地址。至今这张纸条还保存在我的眼镜盒里。


2.抵达南部城市新奥尔良

巴吞鲁日距新奥尔良的车程是2个小时。23点才能到达新奥尔良。新奥尔良灰狗车站真怪,值班警察帮下车人拿行李,一个一个的排队送出了大门。车站很大,里边还有副食店、旅行社、银行。出站的人都走光了,我向2个值班警察反复求助,想在里边过夜,但都被他们拒绝了。


凌晨已过,我疲惫的身躯已无法再继续支撑,我萎缩着依靠在大玻璃门外的墙根儿处,好在这里的气候温度很适宜。通过大玻璃门我正好能看见服务台值班警察。


美国到底是一个什么国家?白天尽显精神与物质的文明,而在夜间常常出现抢劫、流浪汉,神志不清的人在夜间暴走街头。仅仅1个小时,赤手男女从我身边往返走过了五六个,且前方是死胡同并没有路可走。

其中有一个流浪汉靠近我后,要拿我的东西,我蹭地站起来,立即拍打玻璃门求助值班警察。年长的女警察出来把那人轰走了。从此刻开始,值班警察一直为我操着心。没想到一会儿又来了一个,我大喊一声把他吓走了。这时,我拿出来巴吞鲁日那个警察给我写的纸条给了女警察。她看过纸条后,立即向上级做了汇报。电话里的警察会讲汉语,我可算诉苦的机会来了,大声向他说着我面临的困境,投诉他们不让我在候车室里边过夜。对方用汉语和我说,“这个车站上级有规定,22点至凌晨5点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他还说:“你说话慢一点,我也是美国警察,中国话说得很不好,很慢”。啊,我大吃一惊,原来他不是中国人。我还和人家嚷嚷呐。最后他说:“你就在门外吧,流浪人不会抢你的东西,那两个警察会保护你的”。


后来我到了纽约,与在美国生活的华人聊天,他们说,美国街头流浪的失业人很多,大多数都是自己喜欢那样的生活方式。他们是自己喜欢流浪,他们只要稍微去做点事情,就不用流浪。美国还是蛮同情流浪者的,很多公司甚至有专门的岗位为残疾人、流浪者设置的)。一个国家有尊严,首先在于这个国家的穷人活得很有面子,这叫底线。

但人终究是有人性的,如果不需要努力拼搏,仍然可以有饭吃,那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啊?所以美国街头就多了那么多的流浪者。有人开玩笑说:“在美国,要不你当富人,要不你当穷人,中产阶级不上不下最苦”。确实说出了美国的现状。

清晨5点钟,天刚蒙蒙亮,一夜的闹剧与恐惧都过去了,现在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大门上的“禁止入内”警告牌也被两个值班警察摘走了,游客可以进入了。我把行李又挪动到了里边,找到一排椅子又迷糊睡着了。

这时,女警察带来一位男士,男士是开车来的,说是来找我。我听不懂他俩的对话。临走时,他们都拍拍我的肩膀,又互相握了手。他俩的言行对我来说,真是对牛弹琴。后来我怀疑,那个男士可能就是巴吞鲁日那个警察的朋友。

2.   游逛杰克逊广场
新奥尔良坐落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东南部,密西西比河下游入海处。是美国的四大名城之一。新奥尔良这座城市美丽极致,充满了个性。这里的建筑与其他城市不一样。我骑行在大街上,最热闹的地方是--杰克逊广场。这里跑步的人真多,我是问了几个晨练的人才找到杰克逊广场。


这个城市有着法国血统,杰克逊广场在法国区。美国第七任总统的安德鲁杰克逊将军的塑像就屹立在广场的中央。广场面积并不大,但它是半个世纪以来街头艺术家们聚集的地方。广场上的人永远是熙熙攘攘,节假日更是流浪艺人的天然舞台,其中画油画的和出租的马车就沾满了一条大街。

法国区的街道非常狭窄,各家各户紧密相连。即使是本土人来到新奥尔良旅游,总有到了异国他乡的陌生感觉,因为这里的风土人情,民俗特色,实在独一无二。我在窄小的街道里不断地看着一个又一个的餐馆,对找到小胡所在的餐馆仍抱有希望。


我骑车来到了海边,正赶上在此举办得啤酒节,烧烤、热饮、快餐均在热销中。我将笨重的车找地放好后,也融入了热闹的人群中。坐在草地上,听着摇滚,看着街舞,吃着西餐烧烤,暖洋洋的太阳照在身上,我忘了途中所经历的一切苦累与烦恼,这也许就是我来此的目的吧。


新奥尔良这座城市美丽极致,充满了个性。这里的建筑与其他城市不一样,街区不一样,人不一样,食物不一样。第一眼看到这个城市,第一感觉就是没白来。最主要的是,这里独特的生活方式:懒散、享乐、悠闲、自在,穷日子却绝不贫乏。新奥尔良人的收入不高,可这里的人不在乎这个,他们就是喜欢这样的生活氛围。


在大街上,一家门店的汉字广告吸引了我,足疗保健按摩店。这家店是由东北人开的,店内环境不是太好,八个沙发面对大街,宽大的门没有任何掩饰,开门就是大街。我在店里逗留了1个小时,除了聊天还亲眼目睹了他们是怎样接待客人的。让我这个行内人看到这样的手法与服务程序倍感脸红。倍感他们没有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对中国的中医理论任意糟蹋。糊弄美国人太容易啦。

在洛杉矶、拉斯维加斯、新奥尔良都有华人开的按摩院,大部分技师在国内就是干此行业,也有少部分人是来到美国后在当地培训的。做一次足疗按摩25美元,技师与老板五五分成。


4. 向西海岸行进

清早8点退房,向前台询问了很多情况,似懂非懂的点点了头离开了旅馆。离开这座可爱的城市还真有点舍不得。

骑行三个小时,竟然没找到正规路。我茫然,彷徨,郁闷,想找个带路人很难。此刻地图比例原因,越看越糊涂,方向感已经失灵。凭着瞎走乱闯,终于骑上了海边大道,后来感觉这路好像不是我该走的路。相当长的路没有人,远看近看都看不到房屋建筑。海边路很美,但也很恐惧,没想到骑上去了就下不来。只好骑着飞车当玩酷,期盼着警车来引路,眼前的苦无处诉。最后横下一条心,爱谁谁去吧,走到哪儿就算哪儿吧。


很多人问过我,为啥不找个伴儿。其实,很少有人能忍受我这样随心所欲,无计划、无保障的出行方式更忍受不了像野人一样的野外生存。


每逢遇到司机或路人,我都要拿出地图凑上前问询“这是哪里”。所有的回答,都会使我很尴尬,不是听不懂,就是说声NO。我一次次的坐在路边深呼叹气,感觉我真完蛋了,不光是我完蛋,这美国人也真完蛋了。
经LongBoach长滩时天还早,驻足补充食品。骑行92Km,傍晚抵达格尔夫波特,驻足休息。入住私家旅馆39美元。

入睡前与国内几个朋友短信聊天,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祈祷与祝福,我一定会健健康康的回国与你们相见。凡住旅馆,我都要大洗一番,不想放过美一次有水的机会。


清晨出发时,我居然又找不到该走的路。中午经过一个叫Biloxi比洛克西的城镇,超市购货后继续前行。骑行85Km后抵达Pascagoula帕斯卡古拉。


在这里我没有找到旅馆,反正昨天刚清洗过,手机相机也刚充过电。我壮着胆子又在小树林里偷藏了一宿。每逢露营,都是不脱衣服,托包内的东西不拿出来摆摊儿,就怕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这也是我骑行欧洲时积攒的经验。

每天起大早虽然痛苦,但回报你的也是值得,清晨的阳光非常舒服,路上几乎没有汽车。我可以飞骑很长的路段,还能躲避司机怪异的眼神儿。


中午的骑行,看到对面的路边儿有一辆卧车起火了,车身大火熊熊燃烧,但仅有两个人在那儿灭火。我怕惹事便快速路过。在美国,什么样的事都可能遇到,但不妨碍自己的事还是回避为好。


5. 抵达莫比尔

75km后到达Mobile莫比尔。这里已经是亚拉巴马州的管辖。在美国,州与州有着不同交规管制。

莫比尔在墨西哥沿岸,是墨西哥湾第二大的城市。曾被西班牙占领过,这里到处是黑人,到处是水汪汪的。据说莫比尔经常受热带风暴和飓风袭击。1979年曾受3级飓风弗里德里克袭击莫比尔市中心,遭成巨大损失,是该市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后来花费了5年的时间才重建好被毁坏的城市。莫比尔还被授予“全美城市奖”,与我国天津是友好城市。


莫比尔拥有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到了这里,等于我的骑行又向北延续了40Km。如再继续向西骑行,我走的路将画上句号,因为只有高速公路了。这是我前行必须考虑的问题。


凭着一张画有灰狗图样的旧车票,我找到了长途汽车站,假模假样的,好像是来乘车的,其实是想在车站混一夜再走,没有当日车票警察要管。所以,我要编造几个谎言来对付警察。


最终,我的谎言被警察识破,混夜没有成功。只好临时决定买票,乘车前行。可又该往哪儿走呢?又该座那趟车?买哪的车票呢?该往亚特兰大方向走那?还是往佛罗里达方向走呢?我久久地,傻傻地看着地图,犹豫不定。   


夜间警察二次把我叫醒,估计又是在查票,我有车票,自然不会怕他。美国的警察其实一点也不凶,有时还不好意思打扰别人,他们都是在执行公务,且很死心眼儿。而一些客人包括我都不够遵守制度。

中午终于坐上了去往塔哈拉西的巴士,司机是一个中年黑人男子,他一路向大家解说着,语音、语速清晰而温顺,我只听懂了他反复说的一句话“塔拉哈西” 。

一.   抵达塔拉哈西


经过数小时的车程,灰狗车终于抵达塔拉哈西。在塔拉哈西的候车室里,我看见了一对儿东北摸样的青年男女,他们依偎在椅子上,不知道要去哪里,看样子充满了可怜与无奈感。很想过去与他们打个招呼,还是闪过了。

塔拉哈西是一个风景秀丽、绿树成荫的中等城市,市内有两个大湖,各种花木四季常青。曾经得过多种荣衔,包括最适合居住中等城市奖、美国绿化城市奖、全美城市奖、全美最佳城市公园与休闲奖等。塔拉哈西市与我国的江苏如皋市是姐妹友好城市。

在塔拉哈西再往亚特兰大骑行,估计会很顺当,但我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在车站混了一宿,依然向西杰克逊维尔骑行了。

这段路纯属是自己摸索着走的,仿佛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反正东海岸是我的目标。塔哈拉西到杰克逊维尔约275Km,途经蒙蒂塞洛、格林维尔、麦迪逊、莱夫奥克。这些小县城零零散散,人口稀少。无论在哪儿驻足都感到似荒野的大公园。


天的骑行基本算是过半儿,驻足休息理所当然。不曾想,今夜又省了钱,小树林藏身一夜,且神不止鬼不觉。


清晨,迎着阳光骑行,走了一段错路,骑进了死路一条。中午到了一个LakeCity莱克小城。没有找到较大的超市,在食品店买足了干粮,继续前行。                                                                          

一路寻找着铁道,一路期盼着看到火车,因为地图上显示着我走的这条线路是与铁路并进向前延伸到杰克逊维尔。国内印刷的美国地图太忽悠人了,打开分省的地图册感觉还好些。傍晚6点我已经抵达杰克逊维尔近郊。这一路我不知曾迷茫过多少次,也不知掉了多少汗水,当一个城市悄悄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的汗水却变成了泪。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8 收起 理由
渤海辽河 + 1
爱青岛 + 2
今来 + 5 赞一个!
无穷 + 10 真英雄!赞一个!
汇泉湾泳客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3-7-1 04:55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8-3-11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7-1 04:55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7-1 04:56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7-1 04:56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7-1 04:57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7-1 04:58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7-1 04:58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7-1 04:5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7-1 04:5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7-1 05:00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7-1 05:00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7-1 05:01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7-1 05:01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7-1 05:02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7-1 11:29 | 只看该作者
千难万苦
不在话下
美国独行
四海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7-1 14:58 | 只看该作者
不容易呀萍姐,祝贺你,向你学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7-1 16:38 | 只看该作者
好人有好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7-1 17:10 | 只看该作者
瑞萍,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你是我们冬泳人的骄傲!祝你一路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7-1 17:41 | 只看该作者
向巾帼英雄学习、致敬。

183725xqbyeqyobwux3qib.jpg (65.58 KB, 下载次数: 2)

183725xqbyeqyobwux3qib.jpg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8-3-11 15: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23 21:02 , Processed in 0.10525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