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4-1-9 14:33 编辑
3 Q+ u) q/ ~1 U3 S3 ~
: H4 d+ |) g, Y7 Y! S+ D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成峰林。”脚步未到纳灰村,先至万峰林。万峰林位于滇黔桂交界处,是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地质景观,两万多座山峰摩肩接踵,蔚然成林。. c0 N) p7 m( {* y- g$ E8 z5 V
就在这万峰环保之中,静静横卧着纳灰小村。纳灰村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下五屯街道,村民以布衣族为主。纳灰村的田坝以八卦田最为奇特,八卦田为宽而浅的蝶状漏洞,是地下河水对可溶性石灰岩溶蚀后形成的地形特征,村民以中间的洞口同心圆耕种,根据地势起伏垒出田埂,一道道弯曲的田埂就变成了富有韵律的线条,形成道家的八卦。; r1 F3 S) ~+ I0 F5 h# ~
布衣人喜水,纳灰河自峰林的西北端婉然而出,钻过几座石桥,串起几个寨子,岸边垂柳妩媚,古榕倦懒,河水淙淙,去而不返。顺着纳灰河向南步入纳灰村,传统的布衣民居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用石料,高可至五、六米;石板盖顶,铺成齐整的菱形或随用料舒展成鳞纹。石头房屋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磨、缸……都是石头凿成,正如布衣族人的性格朴实淳厚。( Y1 A& u* g3 R' e, s
徜徉寨中,最常碰见的是以株株参天古树。问树下闲坐的老人树是什么时候栽的,老人摇摇头说:怕最少有几百年了。古树和村寨谁更年长,水也说不清。同行一位朋友说,布依族崇尚大自然,长过几十年的树都不会去砍伐。老人带我们去看白石桥畔一株树龄超过900年的黄葛,黄葛树根下又长出一株棠梨合二为一,根与根相连,枝与枝相拥,老人说这是夫妻树,是神灵告诫村民要家庭和睦,夫妻相敬相爱。
& M# t5 g: v/ f _2 v 在村中的广场正赶上布衣人家举办婚礼,据说布依族有“不落夫家”的习俗,新娘要在婚后第二天被送回娘家,只能在重大节日或农忙时被接回夫家小住,几日后又要被送回。新娘怀孕了,一个家庭才算正式成立,否则婚姻关系自动解除。如今,纳灰的布衣人家不再因循这样的习俗,但是八音坐唱这样的传统仪式却不可免。身着蓝、白色布衣的8位布衣族村民,通过演奏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竹琴、月琴、勒尤、刺鼓、小钗等布衣族乐器,用约人、上路、拦路、喝竹筒酒、哭嫁、发亲等12调,叙述布衣族婚俗的12个环节,曲调古朴流畅,宛若天籁。
- w3 A: M, ]) c, t& q 夜宿寨中布衣人家,主人热情好客,几碗米酒下肚已是醉意朦胧,窗外虫鸣、流水声混合在一起,消散在万峰林温柔的夜色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