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诗“渔夫”有感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丹东网友“戏言”诗赠“渔夫”版主一文发出,立即引来众多网友回应。惜别之言,情真意切,接连传来。“小李飞刀”刚刚发表的配乐诗作,更让人油然而生“海外游子”与“祖国妈妈”难以割舍的眷恋情怀!这里,没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积淀和人气聚集,冬泳网上不会出现这样的作品和氛围。ffice ffice" />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寒江搏浪”版主的点睛回复“渔夫虽到彼岸,我们彼此相念 !冬泳人的情缘,大洋隔阻不断 !冬泳上网聊天,论坛 Q Q常见 !开辟澳洲专区,勇做新的贡献 !”,既是对“渔夫”的殷切期望,更是站到了更高层次来看待冬泳网上,网友间的关系,未来联谊交流和网站发展走向。 大家都知道,网络媒体,或者说网络文化舆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生俱来就有着面向世界,与世界同步的特点。它的新闻舆论导向作用,已经被更多的国人重视。 为什么国内外一些大型网站,同时“在线人数”,经常达到成千上万,甚至是十万、百万、上千万?这就是现代信息高科技发展的结果,是网络媒体的本质属性。 与之相比,咱们的冬泳网目前的注册人数才只有几千,而“在线人数”最高才一百多人。真是相差甚远,路很漫长。所以,冬泳网当前,应当具有“戏言”、“小李飞刀”、“寒江搏浪”和长春冬泳协会热情发展外国会员的博大胸怀和文化品位,无论哪一位网友走向哪里,总要千方百计把网友“留住”!走了哪个人都是难舍难分啊! 这种“留住”,用的是中华民族美德,动的是中国冬泳人的真情!----像“晨泳”,像“竹子”和“紫玉”,像“加格达奇”,像“长春冬泳人”…… 千方百计把每位网友“留住”,而不应把人“挤走”!事关网站发展,去留人人有责! 只有这样,才会有明天的“在线人数”上千上万,和谐优美,其乐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