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冬泳时的身体变化,你了解吗?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2-8 05:44 编辑目前虽然是初春季节,但是天气并未明显转暖,春天室外游泳对于我们冬泳人的各方面挑战程度其实并不亚于冬泳,本文所说的冬泳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同样适合于初春......
我们在冬泳过程当中的身体变化是有具体分期的,人们在长期冬泳实践中,已经总结出许多冬泳规律。根据资深冬泳人的体会,我们冬泳人不断探索,总结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冬泳五期规律。所谓冬泳五期规律是指冬泳过程当中人体的身体状况变化所体现的五个阶段,即平滑降温期、寒冷期、温暖期、寒颤期、恶寒期。这五期中,平滑降温期、寒冷期、温暖期是收益期;寒颤期和恶寒期是受损期,恶寒期对人体伤害最大。我们冬泳人只有严格遵循冬泳五期规律变化,才能取得良好的冬泳效果。
一、平滑降温期: 当冬泳者在冷空气中脱去衣服后,人体就开始损失热量,体温下降。由于空气的热导系数是水的二十分之一,因而这种降温是渐进的、平滑的。使得脸部、手足部、胸腹部、背部及四肢的皮肤温度逐步降低并且均匀起来,皮肤由温热过度到冷凉,缩小了与冷水的温差。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2-7 05:58 编辑
二、寒冷期:入水后,人体散热骤然增加。皮肤紧缩,周身寒冷。这时,神经系统迅速传递冷信息,促使全身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
三、温暖期:经过一段运动后,血管开始放松,大量血液带着热能重新流入体表。运动肌产生的新热能也开始补充,人体转入温暖期。
四、寒颤期: 温暖期用大量散热代价,保护人体在冷水中的“相对平衡”。人是恒温动物,体内热量是有限的。当热量消耗到不能维持内脏各系统正常运作时,神经系统虽然再次促使血管收缩,但此时血管收缩疲劳无力,血液重新回流内脏受阻。于是全身颤抖,血液淤滞在体表,皮肤产生紫块,牙齿打颤,手脚发木,不听使唤,人体生理平衡遭到破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2-7 06:02 编辑
五、恶寒期:如果寒颤期也得不到立即保护,继续失热,就会进入恶寒期。由于内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而动作受阻,产热减少,人体出现“能源危机”。呼吸困难,心慌气短,头昏脑胀 ,手脚由麻木转而失去知觉,局部肌肉僵硬,嘴唇由紫变乌,胸腹透凉,浑身无力,恶寒不止。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就可能进一步因缺氧而昏迷,危及生命安全。冬泳时切记:即使在相同的水、气温度下,这五期反映的迟早、长短、强弱都不同。切不可以游距或时间为目标,盲目攀比。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细心体查各自前三期。冬泳要做到:临入水时,如何调神、调意、调息,从而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从容入水;如何预留一部分温暖期,以备上岸后的冷水沐浴净身、擦身、穿衣之用。这样,当温暖即将结束时,正好穿衣服,完成了冬泳。
量力而行!科学冬泳! 量力而行!科学冬泳!
以前我们冬泳讲三个阶段:寒冷期,热胀期.寒颤期。现在讲的更细化.更到位。 到温暖期就出水。这叫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严格遵循冬泳五期规律变化,取得良好的冬泳效果。
冬泳要科学才有健身的效果
赞一个:victory:
量力而行,科学冬泳! 量力而行!科学冬泳!
量力而行! 春天室外游泳对于我们冬泳人的各方面挑战程度其实并不亚于冬泳,
应量力而行!科学冬泳!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7-2-8 1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春天室外游泳对于我们冬泳人的各方面挑战程度其实并不亚于冬泳,
应量力而行!科学冬泳!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victory::handshake 纣王 发表于 2017-2-8 1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量力而行!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victory::handshake 岸上人 发表于 2017-2-8 1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量力而行!科学冬泳!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victory::handshake 冬晨泳 发表于 2017-2-8 10: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量力而行,科学冬泳!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handshake